
閥門產品制造監督的探討
1、概述
管道閥門作為重要的壓力管道元件,其制造質量直接影響到壓力管道的安全運行。目前,壓力管道閥門制造存在無證制造,產品質量差及選型不當等問題,給管道的安全運行造成了很大的隱患。為了加強對壓力管道元件制造的監督管理,有效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檢特函[2007]35號文件“關于開展壓力管道閥門制造專項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將公稱壓力大于6.3MPa或使用溫度大于425℃的電站閥門、石油石化行業用閥門以及液氨介質閥門作為監督檢驗的重點。
2、質保體系監督
目前,閥門制造企業的質保手冊都是在2004年或2005年取得制造許可證時編寫的。新的TSGZ2004-2006《特種設備質量管理體系基本要求》對特種設備的制造單位的質量體系進行了具體的規定。這就需要督促各制造企業按照新的要求重新編寫質保手冊。同時,還需要對人員進行重新的任命,原有的質保手冊中主要是要任命管理者代表,而新的要求里,要任命技術負責人。由于各制造企業人員流動大,各任命人員經常變動,這就要求檢驗人員經常了解企業狀況。
針對閥門制造企業目前普遍存在的焊接和無損探傷人員的缺失問題,也需要檢驗人員監督制造企業,在換證之前盡快完成人員的證件考取工作。由于各制造企業獲取的制造許可證主要是在2006年以前,因此跟新的TSG D2001-2006《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則》有比較大的出入。為了保證政策的延續性,也為了適應目前制造企業的現狀,照顧到適應新規則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目前的監督檢驗原則上按照舊的許可要求執行,并督促企業盡快完成資源條件的建設,盡快完成換證工作。
3、制造質量的監督
閥門的制造主要包括設計、材料、機械加工、焊接和出廠前檢驗。
3.1 設計要求
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是按照用戶的要求進行設計的,由于沒有圖紙審查機構,閥門的設計也沒有進行認證,因此原則上可各企業自行的設計。由于很多用戶都是要求按照API的標準進行設計,因此應要求在圖紙上同時標注出相應的GB標準,作為監督檢驗報告的參考。由于大部分企業在獲取制造許可證時,型式檢驗的覆蓋率不高,因此很多大口徑、或者高溫高壓的產品在設計完成以后,以前的型式試驗報告無法反映設計的完全性。因此應要求企業增加型式試驗的覆蓋產品,如果原有的型式試驗無法滿足新產品的要求,應將本產品作為樣機進行型式試驗測試。在圖紙的審查過程中,應要求企業在圖紙上的設計、審核和批準項目欄上簽字。
3.2 材料要求
目前很多企業由于沒有化學成分的分析設備和手段,因此也無法進行材料的復驗。為了控制材料質量,首先應要求企業采購有制造許可證的鑄件制造廠的鑄件,并要求鑄件制造廠提供該批次鑄件的機械性能和化學成分分析的質量證明書。由于新的制造許可規則中要求制造A1、A2類的制造企業都應有化學分析設備,因此還應要求制造企業在鑄件或鍛件等材料接受前,進行抽樣復檢。閥體等受壓元件、中間法蘭螺栓和螺母、閥桿等主要零件用材料必須經制造企業驗收合格,并由材料負責人簽字認可,方可入庫和加工。驗收合格的材料,制造單位應作出標記,并可實現產品過程追溯,檢驗人員進行現場抽查。
3.3 工序要求
監檢人員應經常到車間抽查各制造工序的工藝流轉卡。很多制造企業雖然有工藝流轉卡,但卡片上的操作工人簽名都很干凈,卡片也無半點油污,這表明很多企業只是把流轉卡作為應付檢查的一項要求,并未將其認真對待。應切實將各工序中的操作落實到個人。
3.4 焊接要求
焊接工藝評定是制造長存在的另一個很大的問題。由于缺少焊接專業人員,很多制造企業連焊接工藝評定這個名詞都沒有聽過,就算有工藝評定,很多也四照搬其它企業的評定內容。有一定規模的制造企業,雖然有一些工業評定文件,但無法覆蓋所有的焊接產品。
焊接材料的保管是另一個要控制的重點。很多企業的焊條一級庫里的溫度和濕度控制不嚴,濕度控制裝置經常處于關閉狀態,導致焊條保管區域的濕度經常達到75%以上,嚴重影響了焊材的質量。
4、結語
閥門的監督檢驗主要是對制造企業的質保體系運行情況和產品制造質量進行監督。通過對閥門產品進行制造監督檢驗,可以預防和減少壓力管道事故的發生。